多年来,菲律宾一直对南海提出主权声索,近几年,更是在南沙群岛和黄岩岛,频频扰乱南海秩序,引起争端,但三大证据严格规定了菲律宾领土范围,更充分证明南海与其毫无关系,那么,菲律宾的领土范围究竟是怎样的?
菲律宾领土范围的三大证据
首先是美国与西班牙一战后,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生了变更,从西班牙变为了美国,美西在1898 年签署的《巴黎条约》,则明确规定菲律宾西侧以东经118°线为界,而黄岩岛在东经 117°51',西沙群岛最西段则在东经 112°,也就是说黄岩岛以及整个南沙群岛都在这条菲律宾西界之外,并且这一条约不仅美国和西班牙接受,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,甚至菲律宾在1935年也将这一条约的领土条款纳入其宪法,但1973年菲律宾却修改宪法模糊了这一表述。
其次是1900年签署的《华盛顿条约》,这一条约也叫《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》,是对菲律宾疆界的进一步细化,西班牙将菲律宾部分外围包括苏禄群岛等岛屿也转让给了美国,但条约也再次明确了菲律宾西界以东经 118°为准,南沙群岛以及黄岩岛依旧被排除在外。1933年,还在美国殖民统治下的菲律宾,曾试图以地理邻近为由,主张部分南沙岛屿构成菲律宾群岛一部分,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。
最后一则条约则是1930年签署的《美英条约》,该条约划定了菲律宾西北部巴拉望岛与英属北婆罗洲之间边界,继续延续了1898年《巴黎条约》和1900年《华盛顿条约》确立的菲律宾领土范围西界为东经118°线这一领土框架。
以上三大条约共同构成了菲律宾领土的现实逻辑,并且联合国、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织在涉及菲律宾领土的相关文件中,都以这三大条约为依据,也就是说,无论是黄岩岛还是南沙每一座岛礁,都不在菲律宾的领土氛围之内,菲律宾目前占领的中业岛、费信岛、马欢岛、南钥岛、北子岛、西月岛、司令礁、双黄沙洲以及在仁爱礁搁浅军舰,都属于非法行为。
并且2015年东盟论坛上,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中,以及今年2月的国防部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,我国都曾提及上述三个条约。并且在脱离美国殖民统治后,菲律宾也承认这三个条约对自己领土的划分,但上世纪70年代后,菲律宾却打破自己的原则,强行侵占南海岛礁,如今,又继续在南海非法行动,导致南海不确定因素增加。但如今这三大条约直插菲律宾软肋,令其越发寝食难安。
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证明
南海是被中国大陆、中南半岛、马来半岛、加里曼丹岛、苏门答腊岛、菲律宾群岛环绕的半封闭海域,总面积高达350万平方公里,平均水深1212米,是我国近海面积最大、水最深的海区。而在整个南海海域中,60%的面积都是我国领海,海域内包含的东沙群岛、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则都是我国固有领土,那么,我国为何会如此笃定呢?对此又有何依据?
首先,我国是最早发现并在南海活动的国家,早在汉朝史籍中便有对南海诸岛的记载,明朝郑和下西洋绘制的航海图中,更是清晰标注了“石星石塘”、“万生石塘屿”等岛礁名称和位置。另外我国沿海渔民在南海长期从事渔业活动,也形成了在南海航行的地图指南,这些都是我国对南海最早进行精确测绘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历史证据。
在行政上自唐朝开始,南海诸岛便被明确纳入相关行政区管辖范围,元代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,在黄岩岛明确设立测绘点,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海诸岛的有效管辖,包括明清对南海的管辖都不曾中断。
虽然近代南海曾遭殖民者觊觎侵占,但1934年,民国为明确对南海的主权,划定了十一段线,详细标志中国领海范围,1945年日本投降后,我国按照《开罗宣言》、《波茨坦公告》,派军舰收回全部被日本侵占的南海岛礁。
1947年考虑到中国与越南在北部湾的现实情况,将十一段线改为九段线,在当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。包括2014年我国将横版地图改为竖版,为进步明确对南海以及台湾岛、钓鱼岛的主权,将九段线改为十段线,本质上对南海的权益范围依旧没有发生变化。这一划界以及二战一系列国际法,也为我国对南海主权提供了切实的法理依据。
总之,中国对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的主权,具备充分的历史、法理和实践依据,无论是我国对南海的主张,还是关于菲律宾领土范围的条约,其法律效率和历史事实都是不容篡改的,如果菲律宾继续一意孤行,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。